第六百八十九章 连破两城


小说: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类别:上古先秦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狂风卷着暴雪,用力拍打着城墙,刺骨的冰冷深入骨髓。夜幕下伸手不见五指,秦军怎么也没有想到,赵军会在这个能冻死人的时间点攻城,整个城墙上没有一个人。
  就算有人,也早就被冻死了。
  赵军在乐间的带领下快速靠近榆中城,顺利登上城墙,朝着城下冲来。
  直到这时,秦军才发现赵军。
  他们想要爬起来抵抗已经晚了,寒冷早已将他们的身体占领,困意也将他们的大脑侵蚀,僵硬迟钝的身体还没有来得及反应,赵军的刀枪已经狠辣的刺入他们的身体之中。
  最前面的秦军用生命为其他人争取了时间,但战争的结果并没有因此而改变。
  噗噗噗!
  无情的弩箭从弩机上迸射而出,将秦军洞穿,钉在地上。
  乐间大步踏出,一刀将朝着自己冲过来的秦军斩杀在地。
  秦军将领难以置信的问道,他看到赵军虽然穿了冬衣,但并不算厚实,尽管要比秦军的冬衣强很多,依然不足以支撑在这么冷的天气作战。
  乐间冷声说道。
  自攻打榆中受挫之后,乐间便放弃了短时间内攻破榆中的想法。
  赵军只有一万人,城内守军足足三千,即便是能攻下榆中,赵军也要损失大半,这是乐间无法接受的。
  等到秦国再次派来援军,守军增加到七千,这时候,赵军更不可能攻破榆中城了。
  秦军想要将战事拖延到深冬,逼迫赵军不得不撤军。殊不知乐间也在等待深冬时节,温度骤降。
  半个月前,榆中已经来过一次寒潮了,城外的河水都被冰封了,不过当时并没有冷到难以承受的地步,秦军仍然有一定的战斗力,乐间选择了继续等待。
  终于,让他等到今天。
  恐怖的低温下,即便有乐间天赋的加持,赵军都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秦军就更不用说了。
  于是,乐间毫不犹豫的发起了进攻,顺利攻入榆中城。
  乐间一刀架在秦军将领脖子上,沉声说道。
  秦将顿时吓得魂都丢了,连忙下令麾下投降。
  乐间说道,眼前的秦军只有五六百,去掉防守四面城墙的秦军,大部分秦军应该待在城内。
  只有将这部分秦军解决掉,赵军才算是真正占领了榆中城。
  在秦将的带领下,乐间顺利找到秦军主将。
  此时秦军主将正搂着刚纳没几天的小妾躺在温暖的被窝中,怎么也没想到赵军已经攻入了城中。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乐间拎出来斩了首级。
  乐间指着秦军主将的首级,对剩下的秦军说道。
  大半夜被赵军突袭攻入城内,主将被杀,此时的秦军早已没有半点战心,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接着,乐间派人接收其他城墙,中间有秦军站出来反抗,皆被赵军平定,经历几场短暂的战斗,赵军顺利攻下榆中城。
  拿下榆中城之后,乐间没有停下脚步。
  第二天一大早,乐间留下三千赵军镇守榆中,同时看守秦军俘虏。他独自带着剩下七千赵军,奔袭两百里路,赶到狄道城外。
  狄道城是陇西郡的郡治所在,城墙比榆中城更加高大,城内人口也更多,但守军只有一千。秦国将守军都放到了前线,导致后方城池空虚。
  如果不是狄道
  城是陇西郡的郡治,可能连一千守军都没有。
  天气寒冷,狄道城的守军和榆中城的守军一样缩在城中,完全没有料到赵军已经来了城下。
  赵军没有耗费太多时间,顺利攻下狄道城。
  乐间不再继续进攻,而是写信给栗腹,让他想办法派一些人过来,将俘虏押送回去,最好能够再运送一些粮草过来。
  俘虏不能杀掉,但留在城中始终是个隐患,最好的办法就是送回河套给赵国干活。
  赵军虽然从榆中和狄道城中缴获了不少粮草,但也多了八千俘虏,这些俘虏都要吃粮食。
  冬天天气寒冷,再加上大雪封路,无法走水路运输粮草,粮草运输难度增加数倍。
  赵军再打下去,后方粮草就要跟不上了。
  而且秦国不可能坐视赵军攻占陇西,必然会派兵过来,赵军在接下来一段时间,还需要应对秦军的反扑。
  战线拉长,不利于赵军作战。
  乐间心中想到,带着副将和参谋朝着城中走去,他需要了解足够的情况。
  城中的大街小巷早就被赵军贴满了告示,告诉大家,如今狄道城已经被赵国接管,赵军不会抢夺大家财物,大家以前干什么,以后还干什么,不用害怕他们。
  考虑到大部分人不识字,还有可能听不懂其他地区的语言,乐间和特地雇佣了几名当地人,用当地的方言宣读。
  为了取信于人,乐间还特地召集了城中的一些富豪和商人,从他们手中购买了一些粮草和布衣。
  这些富豪为了讨好赵军,表示这些东西可以送给赵军,甚至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破财免灾的准备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说哪个军队攻占一个地方,还要花钱买东西的。
  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秦军的反扑,乐间早就收下了,他又不会和钱过不去,况且赵军这么多人也要赚点辛苦钱。
  能赚到钱,将士们的士气才会更加旺盛,更愿意跟他作战。
  不过为了收买人心,取信于民,应对接下来秦军的反扑,乐间还是选择了按照市价和富商们交易,建立了初步的信任。
  此时,每一处告示前都围满了人,百姓畏惧的看着赵军,生怕对方突然上来给自己一刀。
  或许是见到赵军没有这么做,百姓们逐渐放下心来,一些胆子大的,甚至主动询问赵军,秦国是不是被你们打败了。
  副将扬尘说道。
  参谋说道。
  另一名参谋说道。
  乐间摇了摇头。
  两三个月之后,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三个月以后,秦国仍然没有派来援军,或者援军无法攻下狄道城,那么册封义渠王后人没有任何
  意义。
  如果三个月以后,狄道城再次回到秦国手中,那册封义渠王的后人更加没有意义。
  册封义渠王的后人或许能够动摇秦国的统治,但同样也会影响到赵国的统治。
  赵国入主陇西,要的是堂堂正正,名正言顺的占领,而不是去扶持所谓的义渠王后人。
  义渠都被秦国灭了几十年了,早就该扫入历史的尘埃中了。
  乐间说道。
  死人怎么推崇都无所谓,就算册封义渠王都行,死人是无法站出来反对赵国的。
  但是活人,比如义渠王的子孙后代,是绝对不能册封的。
  参谋抱拳说道。
  乐间说道。
  狄道城的粮草有一些,但并不是太宽裕,他必须保证赵军的需求。
  副将沉声说道。ap.
  今年的赋税已经被收完了,现在全部在赵军的口袋中。至于以后的,反正也不一定拿得到,不如用来换取当地百姓的支持。
  乐间眼睛一亮,立刻说道。
  十二月底,乐间收到栗腹的回信,已经从河套征派两万农夫运粮。
  栗腹在信中说,墨家发明了一种能够在冰面上行走的船,只需要人在岸上拉着,就能快速行走,比之前运输粮草节省很多人力。
  缺点就是只有在冰面足够坚硬的时候才能用,如果冰面不够坚硬,船会掉下去。
  乐间开始开仓放粮,逐渐赢得当地人的支持。
  穰城,秦王稷安静的趴在床上养伤。
  伤病反复多次,再不安心养伤,就算神医来了,也治不好他。
  秦王稷虽然趴在床上,但内心并不平静,他心脏怦怦直跳,总觉得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从外面闯了进来。
  秦王稷一下子坐了起来,上次急报说他儿子准备登基,这次急报又传来什么消息?
  侍卫连忙将信件递了过去。
  秦王稷接过信件,打开一看,顿时感觉到头晕目眩,身体朝旁边一歪。
  范雎抓住秦王稷,急声说道。
  范雎本来受伤要比秦王稷严重得多,但人家范雎听医师的话,乖乖的趴在病床上养伤,现在已经恢复大半,痊愈只是时间问题。
  反观秦王稷,伤势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都快成沉疴了。
  秦王稷沉声说道。
  范雎简直不敢相信。
  陇西虽然人口不多,但面积大,而且多山,到处都是崇山峻岭,想要攻占并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
  秦王稷说道。
  范雎眉头一皱。
  秦王稷叹了一口气,前线战事岌岌可危,后方又出现噩耗,这让他如何是好。
  「大王……失去了河西走廊,我秦国还是秦国。若是失去了关中,我秦国可就
  没了。陇西的赵军只有一万,只要我们击退眼前的赵魏韩齐联军,随手便可将陇西的秦军灭掉,收复河西走廊。但面前的赵魏韩齐四国联军,必须挡在关外。」范雎郑重的说道。
  在这一点上,他的想法和子楚一样。
  秦王稷说道。
  范雎松了一口气,情况虽然对秦国很不利,但还没有坏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秦王稷看向范雎,郑重问道。
  秦国派往各国的使者已经回来了,无一例外,韩魏齐楚四国全部拒绝了秦国的结盟请求,虽然早有预料,但秦王稷还是感觉到有些绝望。
  为了拉拢楚国,秦王稷甚至提出了和楚国联姻,将孙女嫁给楚王,并送质子到楚国,但还是被楚王拒绝了。
  范雎眉头紧锁,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即便他计谋滔天,又如何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