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二章 论持久战


小说: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类别:上古先秦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吕不韦沉默不语。
  赵括打开秦王稷的信,扫了一眼,然后对众将说道。
  魏无忌急忙起身说道。
  李斯说道。
  公孙龙微微摇动着羽扇,随后想到现在是冬天,有些不合适,又把羽扇收进了袖子中。
  其余众将也纷纷劝说,没有一个同意赵括和秦王见面。
  赵括将信件扔到一旁。
  其实他对和秦王稷见面还是有些兴趣的,秦王稷是他一直以来最大的对手,和他相比,其余五国的国君根本不算什么。
  韩王,魏王,楚王,齐王他都见过面,并且近距离交谈过,燕王则在邯郸,想啥时候见啥时候就能见到。
  秦王稷他虽然也见过,但上次只是遥远的惊鸿一瞥,看得并不真切。
  如果能够近距离交谈一次,也算弥补遗憾了。
  不过魏无忌等人说的很对,秦王稷这个人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他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赵括还是很惜命的,有些风险可以冒,有些风险则没有必要冒。
  吕不韦俯身说道。
  众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知道秦王又有什么打算,难道真的只是为了见赵括一面?
  赵括眉头微皱,湍水东岸本来就是联军驻扎的地点,秦王就算想要扣留赵括也做不到,反而还有可能被他扣留。
  秦军话说到这个份上,如果他再拒绝,对于士气来说,也是一种打击。
  赵括说道。
  秦王想要用见面打压联军士气,赵括又将皮球踢了回去。
  大军从邯郸一路赶到穰县,身体疲惫,士气低迷。若是秦军在明天见面的时候突然发难,联军即便是人多也讨不到好。
  三天过后,刚刚抵达穰县的赵军和齐军全部恢复精神状态,凭借着接近秦军两倍的大军数量,就算秦王稷搞坏点子,赵括也不怕。
  吕不韦俯身说道。
  赵括没有起身相送,只是示意刘平把吕不韦送出去。
  赵括没有继续纠结这件事,而是对乐毅说道。
  乐毅起身道,
  赵括问道。
  赵国两支
  军魂军团以及主要精锐都是骑兵,地形对赵军来说非常重要,如果地形适合骑兵,赵军以一打多都不是问题。
  乐毅快速说出自己这段时间总结出来的情报。
  乐乘伸出五根手指,脸上充满对羌骑的不屑。
  论技巧,赵国骑兵在整体上是永远也比不过羌骑和匈奴骑兵的,人家从小就是在马上长大的,长大之后还是在马上生活的,骑术不好的早就变成尸骨了,这是先天性的优势。
  赵国骑兵强大的地方在于三点,一是装备,赵军骑兵全员着甲,全员铁兵器,除了主兵器之后,还有备用的副兵器。
  二是战阵,中原地区独有的战阵是周围各个部族所没有的,这使得中原大军先天性的比周围蛮夷戎狄多了一层加成力量。
  三是严明的军纪。游牧民族的习性是土匪式的习性,冲到一个地方就抢,抢完了就跑。遇到弱小的就抢,遇到强大的就跑。
  利则进不利则退。
  拼命?那是不可能的。
  就算你是单于,是羌王,也别想让我去送死。
  但是中原的军纪束缚着每一个人,上到统帅,下到普通士卒,全部都要遵守军纪,一些精锐的军团,甚至可以战斗到最后一个人。
  技术上优势,使得游牧民族很容易赢得小规模战争。
  但后面三点,使得中原各国在真正和游牧民族的交战中无往不胜,在几百年间,硬生生将游牧民族的生存空间从黄河流域压缩到了阴山以北。
  对于赵军来说,羌骑的威胁还没有同等数量的陇西骑兵威胁大,陇西骑兵虽然实力不强,但是真的会拼命,即便是打不过都和你拼。
  羌骑即便是能打过,计算一下损失,扭头就跑了。
  赵括说道。
  乐毅突然无比严肃的说道。
  赵括连忙起身,虚心请教。
  乐毅郑重的说道。
  他不怕赵括在战场上胡乱指挥,他知道赵括的水平还是在线的,就算不在线,也有他在旁边。
  他最怕的就是赵括年轻气盛,想着速战速决。
  在他看来,赵括这几年走的太顺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再加上又年轻,很容易骄傲自满,不把秦军放在眼中。
  但秦国和几年前赵国打的匈奴不同,匈奴各部各自为战,只是短暂的团结在一起,还有黑姑、林胡这些杂七杂八的部族,被强行融合在一起,战斗意志极低,且主帅单于没有什么水平。
  赵军只要表现出强大的战斗力,敌人的军心很容易就会被动摇。
  但秦军不一样。
  不要说秦王稷御驾亲征对将士的激励,也不要说白起这样的定海神针,
  单是秦军本身的素质和意志,就不是匈奴能比的。
  这样的大军,绝不是一战能够击垮的。
  赵括问道。
  乐毅郑重的点了点头。
  这是他想到最稳妥战胜秦军的办法。
  即便白起已经尽可能的为秦军创造优势,拉长赵军的补给路线,但赵军的后勤能力依然不是秦军能比的。
  除此之外,赵国还有韩魏齐三国盟友,都在源源不断朝着前线运粮。
  只要不断耗下去,最终获胜的一定会是联军。
  秦军就算知道也没有任何办法,要么和联军一起耗下去,要么主动出击,无论哪个,都正中联军下怀。
  赵括点了点头,
  暴鸢说道。
  赵括沉声说道。
  乐毅松了一口气,只要赵括不赌一时之气,他就能一点点耗死秦军,就算白起能力再强,范雎再计谋百出都没用。
  战场上最大的阳谋就是恃强凌弱。
  暴鸢高兴的说道,这场仗打完之后,官道还是韩国的,怎么算都是韩国赚了。
  这时,侍卫又走了进来,抱拳禀报道。
  赵括说道。
  很快,吕不韦从帐外走了进来,笑呵呵的行礼道:
  赵括点了点头。
  吕不韦也没有多做停留,说完之后,潇洒的转身离去。
  贲站在赵括身后,有些不悦的嚷嚷道。
  炎熊大声说道。
  公孙龙道。
  李斯说道,他总觉得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赵括问道。
  一直没有说话的荀子突然开口道。
  几年前,荀子曾经入秦,见过秦王稷一面。那一次,求贤若渴的秦王充满了对儒家的鄙夷,直接问荀子:
  之后荀子虽然做出了回答,但并不能让秦王满意。
  荀子在秦国没有能够施展自己的抱负,于是离开秦国,前往稷下学宫担任祭酒。
  时隔多年,如今的荀子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周游列国的书生,而秦王也不是当年那个虎视天下的秦王。
  李斯说道。
  炎熊也嚷嚷道。
  赵括环顾一圈,决定把最后一个名额给魏无忌。
  之后就算有人想去,也可以以护卫的身份。
  不过很显然,不是谁都对秦王稷这个老头感兴趣的。
  特别是对于乐毅、暴鸢来说,谁还不是个老头,有啥好稀罕的。
  秦军大营,营帐内除了秦王稷和范雎之外,没有一个人,连侍卫都没有。
  范雎跪在地上,脸色极为难看,低声说道:
  秦王稷沉声道。
  他直到前天才收到齐国和赵国结盟的消息,而后意识到事情不妙,立刻派人前往燕国探查,直到现在也没有收到消息。
  事到如今,秦国已经没有退路可走了。
  武关后面就是关中,一旦让联军攻入关中,秦国必然元气大伤,唯一的选择就是御敌于国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