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八章 那该有多辉煌


小说: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作者:写网文太难了   类别:上古先秦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在之前几次战争中,立功最多的五千名战士,每人拥有一个推荐名额,推荐对象仅限自己直系亲属……也可以自己入学院学习。名额十年内有效,只要十年内拿着通知书和相关证件皆可入学。”赵括想到赵国的士卒很多年纪都比较小,不到二十岁,又补了一句。至于仅限直系亲属,则是为了避免名额被其他人霸占。期限增加到十年,可以避免一些士卒因为没有子女,名额只能卖给其他人或者浪费的现象。“养子算不算?”蔺相如抛出了一个问题。养子,不是亲子,但是从法理上来说,养子是有继承权的,也算是直系亲属。正常来说,只有在自己没有亲子的情况下才会收养养子,而且养子一般是通过正式收养仪式,经过宗族或官府认证,过继过来延续香火的,并且养子需要将姓氏改成养父的姓氏,比如刘备收养寇封,寇封就改名为刘封。更多的则是同宗之间的过继,比如袁绍这种,就不需要改姓了。正常情况下,这里面没有什么问题,但是一旦牵扯到利益,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比如某些族老豪强为了获得一个进入学院的名额,强买强卖,强行将自己的孩子过继过去,霸占这个名额。等到进入学院之后,再解除养父养子的关系。最后导致这些将士冒着生命危险,为自己和后代博得的一个名额却被别人霸占了。不要小看这一个名额,对于绝大部分的普通人而言,读书是他们这辈子唯一一次能够改变命运的机会。“还有兄弟去世了,但兄弟的孩子由他们抚养,也没有经过宗族过继过来,却和自己亲生孩子一样,如果将士想把名额让给兄弟的孩子,这种情况怎么办?”荀子说道。赵括之前还真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战乱时代,荀子说的这种情况不说遍地都是,但也可以说每个地方都能找到这样的例子。“今天为界限,之前过继的养子可以获得推荐名额,之后的不行。如果兄弟去世,兄弟的子女由他们抚养,也可获得推荐。”这时,赵括又想到一种可能,“若是父亲去世,兄弟一方年幼,还未分家,也可获得推荐。”“如此,可行。”荀子点了点头。至于如何实施下去,就只能严加审核了。“另外,我赵国各个贵族也可荫一名子女入学院学习。当然,如果有贵族看不上官学,也可以放弃,本王不做强求。”赵括笑着说道。“大王说笑了。”大家嘴角有些抽搐,怎么可能有贵族放弃名额。虽然大部分贵族族中都设有私学,但是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教材都不可能同邯郸学院相比,最多只是官学教的不如私学精细罢了。但是官学和私学又不冲突,大不了上完官学,再回家‘补课’不就好了。“至于剩下的名额,凡我诸夏人,不论国家,不论年龄,不论男女,只要通过各个分院的考核,皆可入学。”赵括郑重的说道。几位大臣听到不论男女的时候眉头一皱,不过都没有出言反驳。反正还要通过各个分院的考核才能入学,至于考核谁说了算,还不是他们,考核的时候不将女子放过去不就行了。没有必要现在提出反对。“各个学院的祭酒都请来了吗?”赵括看向孔斌和孔穿。没办法,他们孔家面子大,虽然还没到后来代代衍圣公的地步,但影响力也称得上无与伦比,各行各界,各国各家,都有来往。不管是隐居深山里的老头,或者不问世事的家族,比如师家、杨朱学派的杨家等等,他们都能联系到。当年杨朱学派与墨家齐驱并驾,号称天下两大显学,甚至还要压过法家和墨家,孟子曾言‘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由此可见两大学派之昌盛。不过杨朱学派因为思想太过‘为我’,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孟子形容其‘拔一毛而利天下’都不肯干。这样的学派注定不被统治者所喜,最后终究被墨家淘汰,扫入历史的尘埃之中,如今只剩下以詹何为代表的寥寥数人还在修习。赵括作为赵国国君,自然也不会喜欢这种学说。但是话说回来,诸子百家中哪个又没有缺陷呢?哪个又为统治者所喜呢?当他们选择坚持自己的时候,注定遭受打压。当他们选择媚上迎合的时候,注定沦为工具。法家为了迎合统治者,最后酿成秦国的暴政。儒家为了迎合统治者,最后变成臭不可闻的腐儒。当年他们也曾意气风发,也曾梦想着要改变世界,创建理想中的大同社会,最后终究沉沦于现实的泥潭中,腐朽、腐烂……剩下的墨家、农家、名家、纵横自是不必多说。赵括从来没想过将所有学说融为一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单单一个儒家,孔子死后都分成无数学派,互相之间都打出狗脑子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将他们统一,更何况诸子百家。至于罢黜百家,独尊一家,赵括也不做打算。诸子百家,谁敢说自己就是对的,别人就是错的?儒家最后在竞争中胜利了,他就一定比其他学派好吗?理越辨越明,让他们去争好了。天下大了去了,大不了以后像对农家一样,划一小块地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治理去。你们不是说自己是对的吗?那就去做吧,本王不仅不阻止你,还会支持你。反正所有的思想都是我华夏的思想,只要你们认同诸夏一体,赵国为宗,那你们就是我赵国人。【认识十年的老书友给我推荐的追书app,野果阅读!真特么好用,开车、睡前都靠这个朗读听书打发时间,这里可以下载.yeguoyuedu】“如果不能做到比历史上的秦朝更好,那要我这个赵王还有什么用?干脆投降秦国算了。”以前赵括的想法只是活下去,至于天下苍生,干他屁事。但是成为赵王之后,或许是自尊心作祟,或许是价值观发生了变化,赵括身上多了一种叫做责任感的东西。他觉得自己有责任,也有义务,将先贤的思想学说传承下去。至少不能等到几千年以后,所有的经典全部遗失,后人只能从只言片语中猜测,推测……仅仅一个儒家便能支撑起千年盛世,若是每一种思想都能完整地保留下来,并且不断进步,那该有多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