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四章 各藏深意


小说:季汉当兴   作者:军师中郎将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诸葛亮一到,殿内众人尽皆肃然,纷纷整理袍服仪态,上去相迎。
  诸葛亮将手中的白毛羽扇往外轻轻一挥,朗声笑道:
  众人齐声应道。
  话虽如此,有诸葛亮在这里,众人毕竟还是不能像之前那般随意,各自回到座位肃穆等候刘禅的到来,纵有互相交谈之人,也皆做低声状。
  隔了一会儿,皇帝刘禅来到大殿,众人大礼参拜后宴会便正式开始,美酒佳肴被内侍宫女流水价端上,香味扑鼻勾人食欲,又有丝竹悦耳、舞姿悦目,众人顿觉心情舒畅。
  待刘禅和诸葛亮循例敬完酒之后,各桌宾客更是呼朋引类,行令罚酒,气氛热烈,闹得不亦乐乎。
  诸葛瑾和步骘作为东吴的使者,自然是季汉群臣重点照顾的对象,杨清等人轮番上去敬酒,不给他们丝毫喘息的时间。
  他二人在赴宴之前已经商定,要趁着今晚这个难得的机会出言试探季汉君臣对自家主公称帝的态度,可一来忙着喝酒应酬无暇开口,二来刚才又被杨清拿话给堵住了,一来二去他俩终究还是没能开得了这个口,只得在心中苦笑,叹服季汉朝中果然是能人辈出。
  不过诸葛瑾和步骘终究是身负王命,目前孙权称帝在即,试探季汉君臣的口风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到了第二日,他俩还是在与诸葛亮会谈中委婉地透露出东吴国内有不少人有意劝进孙权称帝,出于尊重盟友之义,吴主想问问季汉君臣对此是何看法。
  诸葛亮道。
  诸葛瑾与诸葛亮是亲兄弟,尽管他二人皆是公私分明之人,汉吴两国君臣也相信他们兄弟二人能够做到各为其主、不徇私情,可二人的关系毕竟太过密切,是以东吴使团与诸葛亮会谈两国大事的时候,多是步骘出面应答。
  但听步骘道:
  诸葛亮反问道。
  步骘道:
  如今天下三分,季汉与曹魏的君主俱皆称帝,独剩东吴一家只是个王国,这如何能让向来心高气傲的孙权满意?
  而孙权之所以久久未能称帝,并不是因为他不想,而是因为东吴称帝的法理实在过于不足,远不能和季汉、曹魏两家相比。
  曹丕称帝实质上是用武力篡夺了汉献帝的帝位,但人家在表面上毕竟还是走了禅让这一套天下人所承认的合法程序,是以曹氏代汉自立算得上出师有名。
  而刘备身为高皇帝刘邦的后裔,天然具备继承汉室正统的权利,当然他的这个继承权可能排在很后面,但当曹丕篡位后,作为当时汉朝宗室中最有实力、最有能力匡扶汉室的刘姓子孙,他自是可以称帝以延续汉统。
  更何况已经有光武皇帝的例子在前,作为偏远宗室的刘备称帝当然更会得到天下人的认同。
  而孙权一无禅让之类的合法程序,二无血缘继承的天然优势,若冒然称帝定然会惹天下人非议,所以东吴君臣对称帝这件事的底气不是太足,只能扯一扯民心、天意这些虚无缥缈的理由来为自家壮声势。
  当然面对诸葛亮的发问,步骘还是隐晦地提了提石亭大捷这个武功,委婉地告诉诸葛亮吴军不仅可以在夷陵独立
  击败汉军,现在也已经可以独立击败魏军,纵然称帝致使汉吴联盟破裂,东吴亦有力量两线作战,不会害怕受到季汉在军事上的威胁。
  其实天意民心俱是虚妄,东吴自身国力的强大才是孙权君臣敢于称帝的最大底气。
  诸葛亮自是听懂了步骘的言外之意,心中尽管微觉有气,但也不得不承认以东吴目前的实力的确能够支撑两线作战,这样一来就算彻底与东吴撕破脸皮似乎也无法阻止孙权称帝?
  诸葛亮这番话同样暗藏深意,恰是委婉地告诉步骘、诸葛瑾以及孙权,是,你们东吴目前的军力确实不凡,可以两线作战力抗汉魏两国的进攻,但不要忘了,眼下季汉的实力与之前几年一样不可同日而语。
  如今汉军是越打越强,所收复的郡县、人口也是越来越多,汉室三兴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一场极有可能实现的伟业。若汉室真的再度中兴,那个时候不知东吴当何以自处?
  如果孙权没有称帝,东吴作为大汉的一个诸侯国,一同出力讨贼,东吴君臣同样是三兴汉室的功臣。
  而倘若孙权僭越称帝,东吴君臣就是乱臣贼子,一旦汉室中兴,东吴必不能存,孙权君臣亦要受到重责,留下千古骂名。
  诸葛亮希望孙权能够认清形势,老老实实地做一个汉室忠臣,到季汉收复中原、还于旧都的时候,东吴也可作为一个异性诸侯国得到保留。
  步骘道。
  诸葛亮道:
  说罢,步骘起身施了一礼。
  诸葛瑾同样站起来向自己弟弟微微拱了拱手,他虽为兄长,但此时乃为公事,诸葛亮的官比他大,自是应由他主动施礼。
  诸葛亮连忙起身还礼道:朝外面喊道:
  胡济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