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风波再起


小说:大汉:开局震惊了汉武帝   作者:孝孝公子   类别:秦汉三国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师父,我们来一次比赛如何?”刘病已扬起头来,瞧着朱安世颇为期待地问到。
  “哦?我们比什么?”朱安世顿时来了兴致。
  刘病已一指前方百十米远的小树,说到,“就比谁能用最直的线走到那棵小树前。”
  小树前方的积雪还没烙下脚印,犹如一张白锦缎一样。
  “好!公子先请!”
  “不!师父,您先来!”
  “好!”
  朱安世的轻功了得,速度更是飞快,双脚并没用力踩在雪里,便在一眨眼的功夫到了小树跟前。
  刘病已知道他是用较快的速度避免了脚步的凌乱。
  但脚印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不很整齐。
  刘病已嘴角扬起了笑意。
  远处的朱安世顿时皱起了眉头,他知道公子每次露出这种意味深长的微笑来,定然是有了坏心眼儿。
  他瞧了瞧身后的小树,竟然有一个硕大的树冠,难不成他想让自己接受庞大的挂雪灾难?
  朱安世的脑海中浮现了刘病已一脚飞踹小树,落下千堆雪的场景,顿时将力量灌注双脚,准备适时开溜。
  “轮到我了啊!”刘病已说了一句,双眼紧紧盯着小树,之后便也加快了速度往前奔去。
  等到刘病已走到小树跟前,转身瞧着雪地上的两行烙印,舒缓地叹了口气。
  “谁赢了?”
  “少爷略胜一筹!”
  朱安世望着那一行笔直的脚印,十分惊讶,但又有些纳闷。自己研习轻功术至少有二十年光景了,竟然不如什么轻功底子没有的少爷。
  “少爷是如何做到的?”
  刘病已笑了笑,自信满满地说到:“这就是巧解心观之术的答案。”
  “怎么说?”
  “师父靠的是了不得的轻功,而我靠的是技巧,双眼始终不离开小树,双脚保持一个行路姿势,就轻松走出直线了。”
  “这虽然是技巧,但也是心观之术的核心所在,眼中聚焦之物乃行为指向。”
  刘病已想到了前世学驾照时,教练反复强调的,如果车子速度过快,突然发现马路上正有一个行人,眼睛一定不要盯着那人,否则,车子保准撞上那人。
  “做到这一点,就算是目标移动了,双脚也不会乱。”
  “像师父这般,蒙上了双眼也能射中目标,说明是从目中物转为心中之物。到达后面的境界,就要下很大功夫了。”
  “很有道理!少爷又给我上了一堂好课。”朱安世很是欣慰,少爷绝顶聪明,能把复杂的事情用很形象的故事说明道理。
  “师父谬赞了!我要连成心中之物,还需要加把努力才行。”
  朱安世拍了拍刘病已的肩膀,“少爷已经懂得了这个道理就很难得了,武功需要时间磨砺,欲速则不达,还要一步步来。”
  朱安世说着从怀中掏出了一样东西,展现在刘病已眼前。
  “我的弹弓!”刘病已接过师父给改造的弹弓,端详了一下,甚为欢喜。
  原先的筋绳太细,扯了几日便有些裂痕了。
  朱安世不知道从哪里搞到了质量上乘的牛皮筋。这可把刘病已高兴坏了。
  “少爷,你试试!”
  刘病已赶忙从斜跨书袋里掏出一颗石子儿,上了膛,用力拉开牛皮筋,一松手,石子儿径直朝着对面的一棵小树射去。
  “!”
  石子儿直接射中了。
  朱安世点点头,他觉得有必要教授刘病已弓箭了。
  刘病已在准头方面具有与生俱来的天赋,只是力量和耐力上很是欠缺。
  “少爷,如果要练习弓箭,还是绕不开耐力和力量的训练,从明日起,我们要加大举重和跑步的训练了。”
  “没问题!”刘病已爽朗地回复到。
  朱安世很是震惊,本来少爷就是被自己施加的举重被吓跑的,他还心有担心,没想到少爷竟然一口答应下来。
  朱安世仰起头来,望着雪夜里的漫天繁星,心里诉说到:
  “少爷,真的变了!”
  “太子殿下,您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
  第二日凌晨,天还不亮。
  冬夜里的天空如同一个破旧地穿了无数小孔的黑锅倒扣在大地上。
  只是在天边有一丝鱼肚白,才照见了荒野里的道路。
  刘病已听从师父昨日的安排,在双腿腿肚上捆束了沙袋。
  第一次使用,双腿如灌了铅一般,奔跑起来的速度明细不如以前了。
  但刘病已还是咬牙坚持住了。
  在刘病已奔跑的当儿,还有一人正在距离他百十步远的地方潜藏着,眼神紧紧地盯着他。
  望着刘病已坚定的身影,朱安世点了点头。
  自从上次毛羽出现后,朱安世便没放松过警惕,尤其是刘病已晨跑的当儿,更是加了小心。
  跑步任务完成,刘病已回到掖廷宫洗漱,之后吃早饭。
  早餐是一个热窝窝头,一颗鸡蛋,还有一碗面条。
  郭福和郭禄每天早上起得很是费劲,几乎都是被张贺用木棍从被窝里抽醒。
  自从自己去了博望苑的林薮学院读书,张贺便加紧了对郭福和郭禄学习的督导。
  每天晚上亲自看着两人做作业,检查背诵,检查默写。
  稍有错误便要挨板子。
  两人苦不堪言。
  望着刘病已背诵文章游刃有余,两人羡慕不已。当他们看到刘病已按时完成作业,出去锻炼时,更是要发狂。
  正是贪玩的年纪,张贺也不能管束太严,便在刘病已休沐时,才允许郭氏二兄弟陪着刘病已玩上一下午。
  西汉时实行的假期制度是“五日一休沐”。休沐,也就是休息和沐浴。
  朝廷要求各级官员集中在官衙办公食宿,没有特令平日不得回家。只有到了休沐才可以回家沐浴更衣,搞好卫生顺便再走亲访友看看风景。
  官员们除了连续工作五日休息一日外,遇到冬至、夏至等节令,也会各放五天假。
  至于丧假嫁娶,军队里的探亲假,则要根据距离远近定天数。遇到特殊假日,譬如皇帝的诞辰,皇后的诞辰,则要全国放假三天。
  刘病已研习了《汉律》,竟然发现此时的假期制度,竟然在一年内达到一百六十天的假期。
  更有意思的是官员的家里如果比较有钱,可以通过钱来购买假期。
  当然,为了运转庞大的国家机器,一般的官员还是很难获得休假资格的,对于这样的加班,会用钱财进行补偿。
  今日上完课,明日便遇到了新的休沐,郭氏二兄弟格外欢快。
  两人背着书袋,提着食盒,先把刘病已送到学堂。
  等到了学堂,刘病已翻着书袋,忽然发现昨日夫子布置的作业没有带来。他急忙问到:“郭禄,昨晚你抄写完我的作业后,忘记放进我的书袋里了吗?”
  “哎呀!我忘记了!稍等片刻,我赶紧给你送来!”
  “快去快回!”
  片刻功夫,郭禄气喘吁吁地跑来,将一捆竹简递给刘病已。
  刘病已展开看了看,这才点了点头,走到教室门口的讲台前,将作业放在一堆竹简的最上侧。
  而此时,有一学子偷偷将刘病已书桌上的一捆课堂笔记给揣在袖子里,悄悄走了。
  那人得手后,朝着正盯着他的刘舜微笑一下。
  这一幕恰好被刘章看在了眼里。
  但他突然看到刘舜正冲他怒目而视,便将头深深地趴在了桌面上。
  晨读之后,夫子扬询罕见地没有抽查背诵,以及批改作业,而是布置了新的背诵篇目,便匆匆离去。
  课堂内的学子顿时放松起来。
  读书声更加高亢了,满是兴奋之色。
  透过窗棂,刘病已看到夫子扬询竟然跟着守在院门口的一位老者转身出去了。
  两人满面喜色,看来是喝酒去了。
  扬询的最爱便是酒了。
  刘病已却不似其他学子一样的高兴,他昨日的课堂笔记竟然找不到了。
  刘病已皱紧了眉头,心里埋怨郭福和郭禄两人,今日真是太茅草了,总是丢三落四。
  不远处的刘章望着刘病已想说什么,却被刘舜的犀利眼神给瞪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