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南下的蛮人


小说:神话大宋   作者:雷盾   类别:古典仙侠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长城上,无数罪囚和北方的蛮人俘虏将一块块巨石搬运到长城上,在这城墙上,一个个工匠将混入了猛兽之血的岩浆均匀摸在巨石上,将这些巨石砌在城墙上,加固着城墙。
  这些岩浆中的猛兽之血和猛兽之魂,可以有效的防止神魂修士的窥伺,只是如此一来,长城内外,秦岭四周的猛兽几乎被斩杀殆尽,其实上古铸墙之法中还有用俘虏的血肉和魂魄混入其中,只是这个法子极为残忍,需要将这些俘虏折磨半死,让俘虏和罪囚充满极重的怨气,到时候罪囚的魂魄依附在城墙上,远远的便震慑神魂修士,让其不敢轻易运转神魂飞过这城墙。
  赵枢心中不忍这个法子,只能斩杀猛兽,在如今的时代,山林极多,猛虎之类的猛兽极多,平日对山林中的百姓也多有危害,此法也是一个善政,让许多猎户多了一份营生,也借机开垦山林。
  这长城自从五代之后,中原汉人几乎很少来到此地,大辽的统治之地囊括长城内外,对这座巨大的城墙倒是没有丝毫在意,甚至有意无意的破坏,但是到了如今,大量的匠人和罪囚征伐到此地,朝廷派遣重臣管辖和统御此地。随着长城修筑的加剧,罪囚和匠人以及军卒的增多,长城内外更像是一座巨大的军营。
  只是有秦末汉初英布等罪囚造反的前列,内阁、都督府和麒麟阁对修筑长城的人选都是极为慎重的挑选。
  都督府给出的人选是一向稳重的张显,他领征北将军位,负责统御长城内外的大军。
  内阁给出的人选是泰始元年进士培元,负责长城内外,军卒和罪囚的居住吃食和后勤等事物。
  麒麟阁前来的是学士唐若无,长城内外一切军卒和罪囚的调动都要经过他的允许。
  三人将这长城控制的极为牢固,同时朝着滦平、承德和兴化三镇修筑城防和邬堡,将这三镇牢牢掌控起来,这三镇也是隔断西夏和大金的联盟的一条前伸线,更是对两国战争的桥头堡。
  所以在这三镇内分别驻守着一位将领的、学士和官员,这三镇的官员又分别听令于张显、唐若无和培元。
  而在三镇中以承德镇最为重要,此镇在最北方,临近漠北大草原,又宛如一柄尖刺狠狠的插进了女真国内,让大金东西国土的距离不得不绕了一大圈。
  所以承德镇驻守的是都督大将广文南,这也是讲武堂最早的一批将领。
  负责内政的乃是贺铸这位大儒,这贺铸虽然是儒门之人,修炼的却是浩然正气,不修神魂等法术,而是凝聚纯阳之气,施展起来,足以震碎任何神魂。
  原本此人是来到承德镇来实行教化之责,不过后来不知道为何向朝廷要了这一个学士之责,更是将自家的学生推荐给了朝廷。
  听闻贺铸愿意在此地担任学士,赵枢心中大喜,立刻令人送来了官服和诸多文书,不过相对于广文南和贺铸等人,负责内政的官员徐话来就显得籍籍无名了,只知晓此人是出自赵枢的老根底清河山庄,原本一直在交趾处理内政,被龙伯举荐到此地。
  不过此人来到承德后,一应内政处理的妥当,将四方归附的蛮族六部关系更是处理的恰当好处。
  这承德镇在三人的掌控之中,倒是没有丝毫的差错,漠北草原和其他的蛮族倒是纷纷归附。
  女真人也曾经用过许多方法,但都无法撼动承德镇的防御,让女真人又恨又无奈。
  这一日承德镇数十里外,一支数千人的胡人朝着承德镇而来,这些人都是前来归附的人。
  因为北方越发寒冷,大量的蛮人不断的南下,这已经成为了趋势,赵枢根本没有阻拦他们的意思,进入南下倒是可以,不过不是居住在北方,而是逐渐调往南方的交趾和大理,而且这些蛮人想要取得居住权,必须无偿为大宋服役一年或者贡献大量的财货。
  对于这种安排,蛮人部落的首领、长老和一些大汗自然是极力的反对,可是对于那些普通的蛮人却没有这种顾虑,只要有了生活,对于他们就是一种幸福。
  即便是服役,三餐也让许多蛮人满意,尤其是漠北更北的蛮人,只要有一口吃的,比任何牲口都耐活。
  南方舒适的环境让这些蛮人也比较欢喜,甚至一些小的蛮人部落也投靠了过来。
  面对这种投靠,大宋会择优选择,其中的规矩也极为严格,会对蛮人进行挑选,很多大的部落蛮人就会拆分的七零八落。
  在这些条件之中,其中会说汉话的蛮人优先进入南下,也会得到更好的职位,有的还会被吸纳进军队之中。
  这种刺激让很多蛮人更加快速的学习汉话,随着大量的蛮人进入,大宋逐渐繁华的商业也得到了人力的补充,赵枢倍加呵护的手工业更是快速的强大起来。
  最主要的是大宋内驰道的修筑,驿馆的建设,运河的疏浚,长城的修筑等巨大的工程也有了无数的人手。
  承德镇是蛮人择选的一个地方,除了这一个地方,大宋在大金国和西夏国中建立的租界与货栈也不断的吸收蛮人,招揽蛮人,除了招揽蛮人外,招收更多的就是两国中的人才,其中手工业者,手艺熟练的农民,有才学的士人都会优先招收,然后送入大宋的各地,官府会对这些人提供优渥的薪酬和职位。
  相对于其他的措施,这才是真正的从西夏和大金国中进行抽血,削弱两国的潜力,为了达到这种目的,锦衣卫和暗卫的密探在女真国内也搜罗大量的人才,甚至更遥远的西域,也有人才而来。
  大宋的富硕和繁华吸引着天下之人,加上种种手段,大宋搜罗了不少的人才。
  大宋除了对蛮人进行了严格的挑选,让天下知晓外,对大金和西夏的人才撅取,都透着一层隐晦,让两国一时间也没有发觉,甚至两国的高层也没有意识到这件事情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