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二节 小杭州


小说:宋朝探花郎   作者:晨风天堂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石保吉的话说的真诚,当兵的就难说什么时候会死,要作什么就早作,在死之前多作一点。
  曹瑞也知道,北征的时候大帅的亲哥哥,石家的保兴将军战死在大同城外。
  在战场上,没有人能够有免死金牌。
  “还有,龟城的事情你处理的好,非常好。去战吧。”
  “末将告退。”曹瑞没问自己处理的那里好,现在是在战场上,他的首要任务就是作战。
  话说刘安这边。
  一天后。
  刘安这边到了阿苏山。
  站在船头,刘安对潘秭灵说道:“这里还有一个名称,这里叫小杭州。”
  “小杭州?”
  “出了码头你便知道。”刘安神秘的一笑。
  阿苏山为什么叫小杭州。
  最初的投资是刘安,然后大笔的投资则是杭州商帮,金陵商帮不服,眼见两边要打架,刘安给了金陵商帮一个许诺,还有另一个值得他们投资的码头,再等等。
  然后,杭州商帮有多狠。
  一万倭人劳工硬生生在阿苏山挖了一个小号的西湖,一座**塔正在修建当中,整个城镇的规划完全就是把杭州搬了过来。
  此时,已经小有规模。
  钱!
  在杭州商盟眼中,根本就不是问题。
  自从占城到杭州的航线开通之后,杭州就是日进斗金的节奏。自幽州关市开启,许多大商已经不收铜钱了。
  要么是一斤重的银砖、金砖,要么是刘安的汇票结算。
  坐着马车走到石板街面上,潘秭灵当真是在怀疑自己的双眼,这里猛的一看,真有点象是杭州。
  只是……
  潘秭灵问刘安:“为何没有人来接船?”
  “我不让。”
  “为什么?”
  “这里的领主死了,总要有那么几天素一点。在这里只停留一天,然后南下去我给准备的庄园,那里才够美。最神奇就是,那里海滩靠近温泉,沙子天然是热的,把自己埋在沙子里躺一会,那感觉真不错,而且可以让人变美。”
  潘秭灵对庄园什么的一点也不感兴趣。
  很是冷淡的问:“夫君,我关心的时候你什么时候交账本,顺便把紫貂皮还有紫貂皮的欠条交给我。”
  “这个……”
  潘秭灵在刘安腰上狠狠的拧了一下,刘安疼的裂嘴。
  到了阿苏庄园,铁头已经等着这里,从下马车的地方到园子有一道布幔的通道,因为潘秭灵等人穿着华服,毕竟刘安下令要素装的。
  铁头迎上刘安之后,施礼后立即说道:“主君,有非常紧急的要务。”
  “非常紧急?”
  “正是,非常紧急,而且有三件事情。”
  “好。”
  铁头又给潘秭灵施礼:“大娘子,园子已经安排好了。”
  “恩。”潘秭灵知道轻重,她一直想审问一下铁头,紫貂皮在那里,可这会刘安有公务她也不好问。
  刘安跟着铁头快步往书房走。
  刘安到书房的时候张环已经等着门外,见刘安到立即为刘安开门迎刘安进书房。当刘安坐下之后,张环立即拿出一张地图来:“侯爷,出了一些小意外,眼下还撑得住。”
  张环打开地图对刘安说道:“眼下筑紫岛三大庄园联全四十多个小庄园开始在各要道修筑工事。”
  “那三大庄园?”
  “南边的铠岛津家、东边的菊池家、北边的冈井家。他们的兵力相当雄厚,虽然没有好军械,训练也不够好,但人数确实多。多到我们眼下只能防御已有的地盘。阿苏家出现了一些声音,他们想与这三家和谈。”
  张环说完后刘安开口:“派个人去问一下阿苏秀,阿苏家想和谈吗?”
  “是。”张环立即出门,安排了之后又进来。
  张环继续说道:“阿苏家想和谈也是有原因的,菊池家向倭王报告说阿苏家借咱们大宋的力量想造反。而冈井家更狠,他们说阿苏家引宋人入侵倭岛。阿苏家已经派了可靠的人往倭京上报倭王,只说菊池家野心勃勃,想吞并阿苏家,并且打劫了宋商,所以引得宋人进攻菊池家。”
  “恩。”刘安点了点头。
  眼下有情况刘安不担心,但未来想真正吞并倭岛,刘安需要一个真正的军师在倭岛坐镇。
  张环详细的说明了当下的军事布局。
  这倒让刘安很放心,眼下的地盘以张环的兵力守住没有问题。
  铁头上前:“主君,还有另外两件事。”
  “说。”
  “头一件是杭州府传来的消息,并非朝堂之上,而是六谷的武威郡王派人送了信。加了漆封,在汴梁的范知事安排可靠的人送到了杭州知府手中,杭州知府借杭州商盟把信送到这里。”
  铁头说完后将一只木盒递上来:“我检查过了,没有人打开过,漆封完后。”接着,铁头打开了木盒将信取了出来,双手递给了刘安。
  信是潘罗支写的。
  信中的内容是,西蕃八部二十五族和他打了一仗,两边都没占到便宜。
  信中还提到,秦凤路两只商队被董部的隆中族与默星族联手攻击过,宋军护卫队损失惨重,但保住了货物。此事秦凤路使相并未上报。
  潘罗支见过秦凤路使相与几位刺史,深谈过。
  西蕃各部对宋,对西州,对六谷之间的事由来已久,在宋太祖时曾有强将驻军压制,但两边作战的结果却是越打越乱。后太宗安抚,给钱给田。
  而后定了规矩。接连汉界、入州城者,谓之熟户。
  相对的,生户则为:居深山僻远、横过寇略者。
  熟户就是秦凤路、泾原路边疆地区受汉文化影响比较深,已经开始农耕,并且接受朝廷命令的西蕃各族。
  没上报的原因是:若上报,朝廷肯定发钱安扶,然而却没用。
  朝廷不重视对熟户的管理,也没把这些人真正当宋人。
  泾原路使相与夏州观察使胡旦是好友,他提出这有可能是党项之中那些依然不报大宋,试图夺回党项控制权的大族暗中煽动,两次打劫秦凤路商队的不是生户,而是熟户。
  刘安看完之后对铁头说道:“安排一下,立即回汴梁,这事是大事,而且处理不好我们的损失大到没边。还有,安排一下,夫人在这里渡假,安全问题要保障,暂不让夫人回汴梁,住上几个月再说。吃好、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