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节 天谴?


小说:宋朝探花郎   作者:晨风天堂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当天傍晚,刘安与潘秭灵用餐,虽然没让李清莲上桌,但让她在旁小几用餐。
  饭后,李清莲得到了泡茶的机会。
  在喝茶的时候,刘安说道:“我讲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故事名为兰若寺。”
  刘安第一次见到李清莲的脸之时,当时想到的就是宁采臣见到聂小倩,所以这会讲了兰若寺。
  开始讲故事前,刘安又说道:“就是捧,我也会把你捧为天下第一才女,别问为什么。”
  刘安负责讲故事。
  李清莲是官宦之家出身,文采出众,她负责把故事唯美的写出来。
  是不是排成戏,一切则由刘安作主。
  再说皇宫里。
  皇帝听到这事件的结果后,整个人站在那里发了好一会呆。
  李沆、吕蒙正也是呆住了。
  寇准最吃惊,他万万没想到,刘安就这么把人带回去了,而且还是从正面侧面入府。
  这时,有太监入内,汇报几句后当职太监走到皇帝面前:“官家,就佑哥儿身边的人说,李氏陪餐。”
  “这不可能,怎么可能呢?”
  皇帝完全不相信,皇帝说道:“六丫头小时候就在朕府里玩,朕最了解她了。更何况眼下她还没有喜,李氏十九岁,怎么可能容得下李氏入府。朕原本以为,刘安应该在外安排一个宅子,暂时把人收留,然后去潘府救助才对。或是来找朕,朕帮他解决。”
  “怎么就、怎么就……”
  皇帝感觉头有点晕。
  向敏中这时说了一句:“刘学士家后院的葡萄架,还真结实。”
  “啊,哈哈哈。”吕蒙正放声大笑。
  皇帝也跟着笑了。
  笑够了,皇帝拿出一只信封叫当职太监递给李沆:“李公,抽空看看这个,明天再议。”
  “是!”
  次日。
  大清早,汴梁城所有的高级青楼都收到一份邀请。
  醉仙楼排新戏,有心者应征。
  李清莲的目标不是普通的歌舞姬,而是那些在汴梁城本身就红了半边天的花魁、行首。这些人都有些身家,想自赎身不是问题。
  不愿意自赎身,只因为没有出路,赎身后能作什么。
  白蛇传,无限期停演,除非找到新的,有资格演白素贞的人选。
  新戏名《倩女幽魂》
  对于许多人来说,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李清莲原计划,刘安不可能带自己走,但会给自己一个宅子,自己还在醉仙楼演戏。
  但此时,入了刘府,那怕没名没份,也不可能再出来演戏了。
  对于所有青楼来说,他们也想排戏,学醉仙楼的模式。
  可李清莲这么一搞,等同于挖断了他们的墙跟。
  再说皇宫。
  刘安乐呵呵的进了宫,来到崇正殿,拉开椅子开始处理公文。
  少许,李沆到。
  李沆看到刘安乐呵呵的样子,笑问:“心情不错?”
  刘安回答:“李公,我还能怎么样,我有什么办法。人生总要面对的,与其哭,不如笑。”
  “这话,假的。”李沆不信。
  刘安四下看看,然后靠近李沆:“李公,汴梁第一花魁名不虚传。人如其名,不过现在名没有了,人归我了。”
  哈哈哈!
  李沆开怀大笑:“这才是实话。不过,你家大娘子能容得下她?”
  “这事,慢慢来。”
  李沆继续笑,在笑的同时李沆拿出一页纸放在桌上。
  这一页纸刘安当然知道是什么。
  这是所谓潘秭灵治家管账方略的副本,也是刘安交给皇帝的。
  事实上,这是刘安口述,潘秭灵写的。
  李沆指着上面的方略连声称赞:“这个好,难怪你府上过的越发的不错,有这样的贤内助,你好命。”
  刘安这一份的核心就是。
  收钱的要想着开源、花钱的想着节流、审核的要防止有人搞鬼、监督的要防着之前的三人串连。
  李沆继续说道:“拿着大宋来说,你家大娘子这法子倒也有套用的。偏远小县一年收一万贯的税钱却要花大几千贯,这就不合算了。那么想办法省下花掉的这些钱,省下的也就是挣下的,这事要议一议。”
  刘安低声说了一句:“李公说的我不太懂,税不是不能少一文吗?”
  “啊,哈哈!”李沆大笑几声。
  刘安这货不识数,李沆心说和刘安说账,对牛弹琴,便也不再多说。马上换了话题:“说到眼镜,真是不错。老夫看了那份配镜的流程,也是不错。虽然工艺复杂,花费很多,但朝中要臣,还是需要的。”
  读书,在这个时代,就是一个消耗眼睛的活。
  朝堂之上,近视眼的比较相当的高。
  当然,普通人想近视也不容易,这是读书人的高贵病,赤眼症。
  突然,有个太监神情极是慌张的跑了进来,一见皇帝不在书房,转身就有跑。
  李沆喊了一声:“站住,何事慌张?”
  “李,李公……”这名太监竟然连站都站不稳,书房的太监将其扶住,他的声音已经细不可闻。
  书房的太监听完后脸色大变:“天,天花。”
  当职的太监冲了过来,又问了两句之后下令:“将他关进禁室,封宫。”
  天花。
  皇帝的第五个儿子,没到周岁,连名字都没起的小家伙得了天花。
  皇宫内瞬间阴云密布。
  正值皇帝第四个儿子因为天花而死一周年的时候,皇帝第五个儿子也得了天花。
  皇帝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下的第一道命令就是一百禁军守住刘安的家,信国公赵祐半步也不能离开刘安府。而后,派御医进驻,每天检查信国公的健康。
  刘安,经三名御医检查没有被传染天花之后,由十名禁军守着,护送回家。
  刘安被告之,没有得到皇帝允许的情况下,严禁带赵祐出府。
  若赵祐离开刘安府,刘安重罪。
  刘安的任务就是守着信国公,也是皇帝眼下唯一活着的儿子。
  到天色渐晚的时候,不仅仅是皇宫,整个汴梁城都阴云密布,热闹的街市没有了,所有勾栏也都停业,酒楼也早早挂上了门板。
  更可怕的是,谏台竟然有几个人站了出来。
  一句话,帝位不正,天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