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节 刘安要鞠躬尽瘁


小说:宋朝探花郎   作者:晨风天堂   类别:两宋元明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更新慢了/点此举报
推荐阅读: 一剑飞仙| 神藏| 颤栗世界| 冠军之心| 不灭龙帝| 巫神纪| 绝世天君| 真武世界| 极品仙师| 五行天| 怒瀚| 极品仙师| 玄界之门| 我的邻居是女妖
  炮灰吗?
  但寇准认为,刘安战斗力爆表,可以杀出一条血路。
  李沆则认为,刘安还是有才的,但太年轻,没资历,同样也没经验,更多的是,为人太冲动,所以李沆认为刘安再读十年书,更好。
  两人有一个相同点,都是为了大宋。
  而不是为了他刘安。
  李沆又说道:“灵州关市,老夫要管。”
  刘安没接话,他能说什么,让老相公不要管吗?或是问,你想怎么管?
  这些都不是刘安能作主的。
  王曾在旁替刘安说了一句:“泰山,机织推广,布匹必定产量暴增,若无对外行商,布贱伤民。”
  “限产!”李沆说了两个让刘安很郁闷的字。
  限产,这是什么狗屁招数。
  只有狂风暴雨,才能对经济造成冲击,改变产业结构。
  当然,这个过程会让许多人失业。
  李沆抬头看着远方,突然转身向刘安一抱拳,刘安赶紧回礼。却听李沆说道:“看过官家书房那一箱文书,刘正监辛苦了。”
  “为我泱泱华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刘安没提大宋。
  但这个时候,刘安没说错,华夏这个词,也没有用错。
  李沆的理解是:华夏,代表就是他们这个族群,儒道天下。
  刘安的华夏是:文明。
  两世为人,刘安可以选择富甲天下,可以选择醉生梦死。
  亦可以选择,扬我华夏于天迹。
  败,无非就是一死而已,又不是没死过。
  突然,刘安转过身来:“李公,咱们那位右谏议大夫没来?那几位谏台的老兄,脸上似乎有伤。”
  李沆只是看了刘安一眼,没接话。
  刘安嘿嘿的笑了两声,没再说什么。
  李沆出同样没说什么,陪刘安站在一起,看着荷塘。
  少许,皇帝到。
  皇帝只带了一位后妃,就是郭皇后。寻常的妃子你再得宠,这个时候也没资格随行。大宋最忌讳的就是,客水。
  也就是,妾压过妻。
  客水的汉语解释就是,外来的水,又指不按汛期暴涨的河水。客水入侵,常常会造成洪涝灾害。
  所以,妾压过妻,家中不宁,家族会毁灭。
  众臣子施礼后,郭皇后走到女宾区,向潘秭灵招了招手,示意潘秭灵坐在自己近前来。
  这是殊荣。
  皇后身旁的位置,可不是寻常人有资格坐的。
  皇帝看到潘秭灵坐在皇后身旁后,正好刘安过来施礼,皇帝说道:“滚的远远的,朕没叫你,别让朕看到你。”
  “臣,马上滚。”
  李沆与寇准相视一眼,都笑了。
  没错,这就是平衡。
  如果你夫妻二人都坐在皇帝与皇后身旁,这事就很不好了。
  刘安滚的远远的,铁头小跑着过来:“主君,要开始吗?”
  刘安对铁头说道:“告诉后台,出绝招,若官家的茶喷出来,赏每人一贯钱。”
  “是!”
  第一幕,刘安就出了绝招。
  不是歌,也不是舞,更不是乐。
  而是大杀招:吃面条。
  主演只是一个低贱的原醉仙楼后厨小工,干的全是粗话,累活,脏活。
  刘安发掘了他。
  大宋可没有电影,所以假借拍电影肯定是不可能的。
  但,刘安会改。
  一群落破的秀才更是为了这个戏忙活了半个月,将台词精准到每个字,将表情研究到每个动作。
  “演戏,台主,台主,你看我行不……
  ……
  没一会功夫,皇帝笑喷了。
  而且不是一次,是好几次。
  总管太监要给皇帝擦嘴边的水,却被皇帝一把推开,因为总管太监挡住了皇帝看戏。
  刘安站在远处,眼圈有些微红。
  前世,刘安最喜欢的一位,在刘安心目中,绝对的小品王,没有之一。
  真正的王者。
  此时、此刻。在大宋汴梁城,重写你的传奇。
  台上的主角,赐名陈二。
  原本就低贱的陈二,也把一个小人物的卑微、滑头、贱格演绎到了至极。
  戏终!
  皇帝站了起来。
  “赏,再赏,再再赏。”
  三赏。
  皇帝开心到了极致,他从来没看过如此让人开心的戏。
  角落,王曾来到了刘安身旁。
  “刘兄,眼圈红了?”
  “王兄,你不认为小人物熬出头是一件欢喜的事?”
  王曾点了点头:“刘兄高义,为他人之幸而乐。”
  刘安却说道:“你我,也是小人物。”
  王曾没接话,低声说道:“我无意中听到一件事,来自工部某个小官,喝醉之后他提到一根木料,金丝楠木。”
  “出处?”
  “先帝皇陵。”
  两人只说到这里便再没有说什么。
  这时,正戏开场。
  刘安版,《白蛇传》
  刘安把内容小改了一点,只有一点点,根据后世的小说段子改的。就是法海暗恋白娘子,然后因为爱生恨。
  就这么一点点。
  巨大的木牌上写的,第一场,白蛇出世。
  一天时间,只够演三场。
  一直演到第三场借伞。
  演员已经累到腿发软了,唱腔都有些走样。
  皇帝突然向身边的总管太监摆了摆手,总管太监高呼一声:“官家有令,停。”
  演得不好吗?
  不,非常好。
  演出的时候,台下连一点议论之声都没有,所有人都被内容所吸引。
  皇帝站了起来:“朕听得出来,你们累了。赏,再赏,再再赏。下一个旬日,朕要重听这借伞,赐,工籍。”
  整个舞台上所有人都跪了。
  她们忘记施恩,已经泣不成声。
  乐伎、乐工。
  这是两个天差地别的身份等级。大宋士籍肯定是最高的,读书人嘛。
  农、工、商。
  商已经与农差不多了,大宋商不再是贱籍。
  但工也分为上工,下工。
  上工比如说大织匠,一年的收入可比知府。下工,比如女使,虽然是婢女,但却是自由平民,不是贱籍。
  伎却是贱籍。
  李沆上前:“官家,臣以为,大戏为工,仅此。”
  “准!”
  李沆没反对皇帝,但也有他的底限。
  有资格上舞台唱大戏的,以及舞台还有后台有直接关系的人员可以免了贱籍,但并非醉仙居所有人都有资格免了贱籍。
  “官家,仅限醉仙居、摘星楼。”吕蒙正也认为不能坏了规矩。
  其余的地方还有陪酒之类的事情,这些人没资格。
  “准。”